首页 > 酒店新闻 > 行业动态

凯发k8官网|王国彬,环艺人的设计人生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03:47    次浏览

2009年12月6日的北京,格外明朗,第二届中国环境艺术年会颁奖现场似乎格外静寂。一份份匠心独运的设计蓝图让期盼已久的专家们满目清明,神思飞扬……终于,主持人率先打破暂时的宁谧:“国家大剧院夜景照明设计”获本届中国环境艺术奖(设计类)最佳范例奖(王国彬主持设计)”。十五年来,从王国彬的妙笔下流淌出众多获奖设计作品:“重庆人民大礼堂夜景照明设计”、 “折子戏—北京天图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基地”、“北京东大桥文化广场”、“中国北京清华大学新百年学堂建筑外立面设计”……这些重大项目的设计都出自他的手,据粗略统计,王国彬设计的大型市政公建(桥梁)在15座以上,获国家级设计奖4次。更值得称道的是,王国彬还摘取了“光华龙腾奖”第十届(2014)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奖。最近几年,王国彬逐渐把设计中心转到了综合性更强的博物馆设计上来:北京徐悲鸿纪念馆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、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新馆、中国太庙资治通鉴展等多项国家级重大影响力项目,均是王国彬的设计力作。近日,记者在一次设计论坛上偶遇王国彬,专访了这位设计界名人。多年来,国内环境设计行业吹着一股科技之风,很多设计作品堆砌了大量的高科技,唯独没有思想,没有灵魂,没有文化。面对设计界的文化“贫血”,王国彬一头扎进中国传统文化,以此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、内涵,从而养气补血。经过几千年积淀的中国文化,蕴藏着十分宝贵的精神资源,王国彬沉浸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去,吸取了其中众多有益的元素, 并融会贯通,在国内化境艺术设计界首次提出:“道,形,器,材,艺”五字联结的设计理论,并灵活运用在在建筑,景观,照明,室内,产品,工艺美术等领域进行跨界应用实践,让手中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,让中华文化元素经过设计再转化成令人惊艳的东方设计软实力。“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在‘人居环境’的领域中,运用‘设计’的方法追寻‘美’的最高境界。然而,快速发展的时代,急速变幻的社会环境,教育体制的封闭,身居其中的中国设计师来不及重视‘美’的终极追求,不注重设计方法的系统性研究,只在‘术’上求‘显’效,不在‘道’上悟真髓 ,造成了创造力的缺失与设计语言的匮乏,设计作品抄袭雷同现象严重。”谈及“道,形,器,材,艺”五字联结的原创理论,王国彬为记者解释道。让王国彬内心为之自豪的作品,正是“道”和“术”和谐融合的实践。2008年,他的作品“国家大剧院夜景照明设计”,将环保、艺术与文化等城市生活中的重要元素融入整体设计,夜间的照明设计,延续日间的建筑意象,融入舞台帷幕、湖水、明珠等元素,将国家大剧院高贵、典雅的气质表达得淋漓尽致。“重庆人民大礼堂夜景照明设计”则又一次彰显了王国彬的设计才华。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建筑风格集成中西建筑特点,气魄庄严宏大,建筑美学与实用风格完美统一,王国彬在设计时,大胆地对建筑的照明体系进行了视觉上的等级划分,使得该建筑的照明设计主次清晰,渲染了建筑的结构层次和绚丽色彩,经王国彬的照明装扮后,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犹如一位国际明星,辉煌、大气,在山城夜色中重现夺目光彩。多年来,王国彬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精心耕耘、博得业界一片叫好:其作品 “北京东大桥文化广场”入选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《中国景观设计年刊》;作品 “中国北京清华大学新百年学堂建筑外立面设计”入选中原大学艺术中心出版的《艺途?圆意 中原大学艺术中心2012-2013年鉴》并在台湾省桃园市进行展览;项目“北京通州区温榆河桥夜景照明工程”荣获中国照明学会颁发的荣誉证书;作品“非遗”荣获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海报大展评委提名奖;作品“妻.茶”入选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《东方精神漆艺学术提名展》;作为第一完成人的作品参展第六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(深圳)“城. 家”…… (文/郎四海)